English

“教育迷”的追慕

2000-04-19 来源:中华读书报 陈平原 我有话说

阳春三月,春暖花开,又到了踏青时节。

记得十年前的这个时候,正在香港中文大学访学的我,约了几位北大校友,说好去给1940年3月5日病逝并埋葬于香港的老校长扫墓。可事到临头,各自忙乱,只好取消计划。此后,虽也多次路过香港,可总是来去匆匆,找不到合适的机缘。

眼看着又到了蔡先生的忌日,而且是非同小可的六十周年——按传统的说法,六十甲子为一周,又到了重新开始的时候。人在北国,无法亲临祭奠,只好遥望南天,以文代酒。

为一位非亲非故的先贤扫墓,无论如何辩解,都难逃“借他人酒杯,浇自家块垒”的窠臼。与十年前略有不同,这回的“别有幽怀”,主要落实在大学理念。纪念蔡元培,不提空灵的“学界泰斗”、“人世楷模”,也不谈显赫的“教育部长”、“中央研究院院长”,单单挑出一个相对平实得多的“北大校长”,并非出于私心,而是根源于我对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理解。

在我看来,晚清以降,中国人通过“上法三代,旁采泰西”而确立新的教育制度的努力,以及其一波三折,很可能是理解百年中国现代化事业成败的关键。在这其中,“大学理念”的形成与展开,又是关键的关键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我格外看重蔡先生出长北大十年(1917—1927)所做的诸多尝试,以及其取得的今日看来近乎神话的巨大成绩。

两年前,在一则题为《“兼容并包”的大学理念——蔡元培与老北大》的短文中,我写下这么一段话,现在看来还没完全过时:“蔡元培对现代大学的理解,一是兼容百家,二是专深学术,此举既关思想,也及教育。百年中国,有独立的大学理念,而且能够真正付诸实施的,不敢说仅此一家,但蔡元培无疑是最出色的。这是因为,有其位者不一定有其识,有其识者不一定有其位;有其位有其识者,不一定有其时——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,才可能有蔡元培出长北大时之挥洒自如。”既然“天时地利人和”无法强求,今人之谈论教育改革,能否“挥洒自如”,也就是个很大的未知数。

好在后人之怀念蔡先生,有基于“功业”,但也有不少是缘自“精神”。诸多并未出任大学校长的读书人,之所以对蔡先生顶礼膜拜,可解读为无伤大雅的“教育迷”。就像“足球迷”有权利对着不太景气的中国足球指手画脚一样,“教育迷”似乎也有理由为不无缺陷的大、中、小学教育出谋划策。

假如承认教育对于21世纪中国命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,那么,其利弊得失,理所当然应该由所有中国知识者而不只是教育家来承担责任。明白这一点,便不难理解为何有那么多不太“安分守己”的读书人会如此追慕蔡元培。

问题在于,“追慕”之后,我们还能做些什么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